明朝称奏疏,它和奏折看似一字之差,功能上也都是承载官员的一些禀报事项,但实际上明朝和清朝的公文来往,完全不同。
其中区别前文已有赘述,总之可以大略认为清朝的公文是秘密的,明朝的奏疏就是公开化的。
这也就导致,明朝的文臣往往能够抱成一团和皇帝相抗衡。
与此同时也形成了另外一个鲜明的差异,就是明朝的皇帝几十年不理政事,国家还在运转。而清朝呢,似乎皇帝稍微不勤政一些,就维持不下去了。
这也是因为,明朝的公文臣子是可以看的,但清朝没有皇帝的命令,就不可以看。教科书上所说的君主制达到巅峰,就是所有的事情都得依赖皇帝一人,他想和臣子们商议就商议,想秘密办了,那就秘密办了。
实际上来说,朝堂有些事情的确是不能所有人都知道的,朱厚照这二十年来,已经开始逐步使用密折制,而且随着年头越来越长,拥有密折上奏权的大臣越来越多。
但明朝本身的奏疏呈递体制,仍然没有改掉。
当然了,总会改掉的。
只是现在还差一个契机。
话说回头,夏言必须得和自己的上级禀报,与此同时,所谓的赋予田长的上奏权,就是田长的折子,各级官员都要送到京师,给皇帝看。上奏、上奏就是这个意思。
换句话说朱厚照是在微操,在不能越级汇报和保证田长言路畅通之间采取了一个折中办法,就是让省、府一级的官员都可以看到田长的奏疏。
实际上,这也是大有成效的。
因为清田令皇帝重视,田长但凡呈报个什么,省、府就会在皇帝批示以前即开始着手解决问题。
几年下来,已经形成了一种问题到京城,后续巡抚、三司衙门和知府衙门的解决结果随后就到的局面。
因为他们知道皇上会批示,那还不赶紧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?
当然了,田长提出的问题要合理,同时,要在大小官员确实没有胆子阻挠奏疏这一理想状态下。否则效果又要打折扣了。
但截留奏本的事情,历朝历代都有过,规矩是一回事,怎么做又是另外一回事。
为什么皇帝会被蒙蔽?就是这种人时而有之。
韩春薄作为熟悉其中道理的人,马上就问:“这奏本,苗大嘴怎么说?”
<divclass="contentadv">他身后的下属有些支支吾吾。
“快讲!”
“是!”此人跪了下来,说道:“苗知府很生气,他说老爷行事不够隐秘,竟叫人察觉出有异。所以他说奏本事小,事情如何泄露才是关键,并觉得此事复杂,还是请老爷亲自走一趟。”
“这种节骨眼,老爷我去见他做什么?”
“那奏本的事……”
“他若是有胆子往上递,老爷我跟他姓苗!”韩春薄到时说得有恃无恐,“不过这夏言确实也麻烦。”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我真的不是道主啊! 北斗 一不小心捡个首富来闪婚姜离陆时晏 怒甩渣男后她被首富骗婚了姜离陆时晏 主角姜离陆时晏 入错洞房后,我跟阴鸷权臣去种田 韶光艳 重启2003 悟性逆天,在现实世界创造五雷法 首富太太不装了姜离陆时晏 碰瓷首富后我闪婚了姜离陆时晏 00后老师:学生迟到,我也迟到 参商 闪婚对象是首富姜离陆时晏 团宠警告玄学萌宝捧上天 我就是首富太太姜离陆时晏 我在现实世界给武技加点 巫师:从骑士呼吸法开始肝经验 综武:偷看我的日记,师娘崩溃了 主角安宝